在二十二位耀眼明星之中,有两位因其出演的同一部影视作品而声名鹊起,成为最为幸运的人物。她们分别是因《青春之歌》而荣登榜单的谢芳,以及在《红色娘子军》中饰演吴琼花的祝希娟。
在这两位明星之中,若再选出一位更为幸运的人,毫无疑问,那便是祝希娟。虽然谢芳因《青春之歌》而名声大噪,随后又因《早春二月》和《舞台姐妹》等一系列优质影片获得殊荣,确实名副其实。然而,相较之下,祝希娟在《红色娘子军》之后并未有太多令人瞩目的作品,幸运之光明显更加集中在她身上。
鲜为人知的是,祝希娟能够获得吴琼花这一角色,实属偶然。她并非是最初的热门人选,真正的第一人选是黄音。然而,由于黄音当时被剧院锁定在国庆十周年献礼剧目《烈火红心》中,未能如愿参与《红色娘子军》,这无意中为祝希娟的星途铺就了道路。
展开剩余64%黄音,出生于泰国,祖籍中国广东省台山县,早年便投入革命事业。1949年底,黄音返回北京,入读中央戏剧学院普通科表演班,经过历练,最终成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一名演员。她以坚韧不拔的精神,努力追求自己的演艺梦想。
1957年,上海江南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电影《乘风破浪》,该片讲述的是一群海事学院女学员在海运船上实习,经过不懈努力,最终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代女船长的动人故事。影片中,夺目的游泳装、充满活力的女海员、时尚的烫发与布拉吉等元素融汇交织,让人难以置信这是在五十年代所拍摄的作品。梁璎这一角色的选择,既受益于她在海外的生活经历,也与她个性中那种坚毅、果决的特质密不可分。
许多人并不知晓,此时的黄音已经是一位两个孩子的母亲。她为了真实再现第一代海轮女驾驶员的风貌,亲赴轮船,在长江、三峡及嘉陵江的航线上切身体验生活。她认真参与水手的日常工作,如洗甲板、擦机器、拉缆绳以及攀爬桅杆。与实际生活中的“梁璎”——林幼华朝夕相处,向她学习,深刻体验,使她能够真正理解角色的内涵,为成功塑造这一形象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影片一经上映,便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,黄音大方、活泼、敢于挑战的表演风格,吸引了众多导演的注意,许多电影制片厂纷纷希望借调她出演更多角色。《红色娘子军》剧组看中了她如草原狂风般自由洒脱的气质,热情洋溢的个性,于是邀请她担任女主角吴琼花。然而,不幸的是,因为黄音当时已被人艺指定为《烈火红心》的主演,剧院最终未能放她参加外部拍摄,她因此与“吴琼花”这一机会擦肩而过。
最终,这一备受瞩目的角色落到了祝希娟的身上。正因《红色娘子军》的巨大成功,她迅速崛起,成为了那个时代的耀眼新星。
当然,如果黄音真的参与了《红色娘子军》的拍摄,是否能收获像祝希娟一样的成就,仍然是一个未知数。错失这样的机会,着实让人扼腕叹息。然而,在那个强调集体主义的年代,个人利益往往被集体所淹没,这种无奈的情形是每一个追求梦想的人都必须接受的现实。
发布于:山东省顺阳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